第一节 企业管理为什么需要伦理道德

当今的现代企业,伦理道德对其具有特殊的管理意义和文明意义(教育意义)

伦理、道德的文化真义及其管理学诠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对伦理和道德,并不加以区分,而在学术术语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企业管理上也是如此

伦理,客观的道德法则,具有社会性和客观性

道德,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法,主要指称个人的道德修养及其结果

而本书中是指,如何协调群体性与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使人的行为即合理又可以预期,从而持久地居留,便产生了伦理

伦理的原初形态或自然形态就是风俗习惯。而所谓道德,就是在一定的风俗习惯下所形成的个人的品质气质

在中国文化中,天伦与人伦是人类最基本的共同体,所谓的天伦就是家庭血缘关系的共同体,而所谓的人伦就是社会关系的共同体

伦理,是人之所以为人,也就是单个的人成为一个具有共同体本质的人,用管理学的话语说,也就是单个的人成为“组织人”的理性与原理

伦理的真义是“本性上普遍的东西”,也就是伦理的实体

伦理实体的基本形态:

  • 家庭
  • 民族
  • 市民社会

伦理关系是个人与共同体的关系,伦理行为的本质是个人作为共同体的成员而行动,并以共同体为行为的目的和内容,也就是家庭成员与民族公民

中国文化的伦理道德表现为“伦-理-道-德-得”五个要素

  • ,是个体处于其中并与之相同一的共同体,其基本形态是家庭、民族、市民社会
  • ,是关于伦理的理性或原理,是意识形态的“伦”,其基本形态是伦理范型
  • ,是冲动形态或在意志存在的“伦”,其基本形态是各种道德规范及其体系
  • ,是个体透过“理”与“道”对“伦”的内植和内化,是个体内在的实体性,有了“德”,人便由个体上升为主体
  • ,是个体以“德”处理世俗生活中的诸利关系所达到的义利合一、得一得相通的状态和境界

伦理道德以“善”调节共同体以及共同体中个人的行为,善就是个体与共同体统一的价值形态与精神形态

在企业中表现为两种基本结构如图

Snipaste_2022-02-27_11-01-11

伦理道德与经济运行

理想类型论

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研究中发现,现代资本主义成功的最大秘密在于其独特的伦理,也就是新教伦理

新教伦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也就是现代资本主义乃至现代文明的“理想类型”,由此演绎出新教资本主义的命题

影响现代企业的“经济气质:

  • “天职”的观念与独特的劳动价值观
  • “蒙恩”的观念与独特的财富观
  • “节俭”的观念与独特的消费观

新教伦理以“天职”和“蒙恩”的观念最大限度的释放人们的谋利冲动,但又以“节俭”的观念束缚着人们的消费欲望,约束人们过一种节俭而禁欲的生活,从而造就了创造财富的冲动和节俭的消费于一体

新教伦理是欧美资本企业独特的“经济气质”

按照新教伦理的观念,企业家经营和工人劳动的根本目的,不是利润和工资,而是向上帝尽天职,以便得到上帝的庇佑,而世俗的”工作“成为追求终极目的和庇佑的”使命”,从而造就了一批不知疲倦的劳动者和管理者

文化矛盾论

1970年,美国丹尼尔·贝尔“文化矛盾”,核心是经济冲动力与宗教冲动力或道德冲动力的分离与背叛

由于分期付款的制度的建立,将人们的经济冲动释放到极致,新教伦理所造就的道德冲动力则耗尽能量,需要重建经济冲动力与道德冲动力之间的进行权衡

最强动力-最好动力论

20世纪末,德国经济伦理学家彼得·科斯洛夫斯基提出道德是对“市场失灵”的补偿措施,宗教是对“道德失灵”的补偿措施

竞争力论

国家竞争力:”创造财富的价值体系”

在世界范围内,华人企业之所以容易陷入困境,其根本原因是其家族伦理传统,使其难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而且导致”马鞍形企业”,更使的华人企业难以摆脱”富不过三代”的宿命

马鞍型企业

国营与家族企业两头大,民营企业中间小

富不过三代

没有良好的教育,很容易败掉家业。因此,没有人才辈出的家庭难以富过三代,没有人才辈出的企业难以长盛不衰,没有人才辈出的国家难以兴旺发达

家族制并不是导致企业“富不过三代”的根源,而家族企业之所以短命,其关键在于家族企业的治理模式没有随企业发展主题的变迁而适时做出调整

伦理道德的管理学意义

所有交易活动的优先级顺序都取决于经济行动者或决策者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又决定经济活动的优先顺序,主导着经济活动

一种可以被社会接受并能经受经济学家和伦理学家共识的观点是:”财富创造是一种道德行为”

经济与经营活动的意义

即使从外表上看,也就一望而知,一个人自己享受时,他也在促使一切人都得到享受,一个人劳动时,他既是为他自己劳动也是为一切人劳动,而且一切人也都为他而劳动…..自私自利只不过是一种想象的东西

​ —【德】黑格尔

中国企业由于缺乏对终极意义的追求,以及对财富的普遍本质的觉悟,或把财富追求与积累当作目的,或把财富当作个人的附属或能力的证明,被批评为”离企业家还很远”

企业及其产品的价值观

企业活动与人们带进工作现场的价值有关,伦理道德的着力点在于生产者的劳动价值观与管理者的经营价值观

总结:举例,一群有志之士,致力于造机器人的算法机制,而它们加入了一家目标是机器人业界的优秀企业,它们不谋而合,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目的大致相似,和家庭是一样的,同心则共进,离心则两散

企业组织

巴纳德的组织理论的三要素:

  • 共同目的
  • 协作的愿望
  • 信息的沟通

有效组织不仅要在客观上存在共同目的,更要在主观上认同共同目的,并由此产生协作的愿望,从而使个人行为非个人化

人文力与企业精神

企业管理一方面借此建立企业与社会向统一的外部伦理体系,还通过伦理道德的有效合理运作,建立企业的人文力体系,形成企业的伦理精神或企业运行的”经济气质”,从而构筑作为企业灵魂的”企业精神”

第二节 几种相关的道德观

功利主义道德观

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两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1. 为了实现最大利益,可能采取不公平、不平等、不道德甚至损害整个社会的手段
  2. 只规定对大多数人有利,但分配利益的方式未定,则可能导致分配利益不均等,导致贫富急剧分化的局面

两个要义:

  1. 功利主义的所谓“最大利益”是“最大福利”,那些可能会导致财富指数和幸福指数矛盾甚至相悖的利益,不是“功利”的目标和内容
  2. 功利主义的核心”有用性”,这不只是指对象对主体或者财富对个人或社会的有用性,,更是指个人对组织和社会的有用性

权利至上道德观

能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行为才是善的

一切残酷剥削工人的血汗工厂、过低的工资、过长的劳动时间、劳动者没有平等的话语权,更没有工作教育医疗保障权,而且随时可能被裁员的风险,这些是极端负面的管理行为

两个要义:

  1. “权利”一词是从西方文化中移植出来的概念,”right”就变成了”权利”,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那么直接和密切,基本意义是”正当”和”正义”
  2. 权利是相互的,”肯定自己是人,而尊敬他人为人”则是”法”绝对的命令,相结合,便构成了”权利”的基本内涵,反之,权利会演化为自私自利和任性放任

公平公正道德观

管理者不能因种族、性别、国籍、户籍、社会地位等因素对部分员工歧视,按照同工同酬的原则和公平公正的标准向员工支付薪酬的行为是善的

临时工、非正式工以及种族、性别、国籍,地位歧视的问题,并不是短期可以解决的

经济公正与政治公正虽然相关联,但并不是同一个概念,片面以政治公正的要求取代经济公正,会导致政治上权利关系的公正与经济上义务关系的不公正,反之亦然

社会契约道德观

只要按照企业所在地区政府和员工都能接受社会契约所进行的管理行为就是善的

但有其局限性,契约具有很强的情境特征,在很多场合是利益博弈的结果,与合理性无关,契约的对象必须严格的限制,比如人格、家庭是绝对不可以契约的,泛滥,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推己及人道德观

追求的结果不是经济利益,而是”无怨”的”和为贵”

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设身处地考虑问题,对上级“忠诚”,对下属“仁爱”,对朋友“义气”和“诚信”以及各方面关系的“和谐”

第三节 道德管理的特征和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道德管理的特征

  1. 合乎道德的管理不仅是把遵守道德规范视作组织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更是一种责任
  2. 合乎道德的管理不仅是从组织自身角度更应从社会整体角度看问题(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
  3. 合乎道德的管理不仅要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善于处理组织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更善于处理管理者与一般员工及一般员工内部的关系,结论,组织与利益相关者是相互依存的
  4. 合乎道德的管理不仅是把人看作手段,更应当把人看作目的,组织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人
  5. 合乎道德的管理超越法律的要求,能让组织取得超常的成就,而法律是所有社会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行为规范,也就是底线
  6. 合乎道德的管理是具有自律的特征的,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能唤醒人们的良知和羞耻感、内疚感,从而对其行为进行自我调节
  7. 合乎道德的管理是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影响管理道德的因素

道德发展阶段

结论:

  1. 人们一步一步地一次通过这六个阶段,而不能跨越
  2. 道德发展可能中断,可能停留在任意一个阶段上,还有可能倒退
  3. 多数成年人处在第四阶段

个人特性

个人特性是指管理者的个人价值观、自信心和自控力

人们的价值观是由家庭、朋友、社区环境、教育环境、生活和工作经历等因素导致的结果,由于每个人的经历都存在差异,导致了对权力、财富、爱情、家庭、子女、社会、人生以及个人态度都有细微的差别,形成人类的多样性

由于涉及道德的管理问题一般都有较大争议,都会受到利益与道德风险两方面的巨大压力,是对自信心和自控力的考验,弱的人会摇摆不定,屈服外力摆布,缺少自己的主张

组织结构

  1. 组织内部机构和职责分工有没有必要的权力制衡、监察、检查、审计机制,有没有外部群众和舆论监督,如果是完善的,会大大预防不道德的管理行为的产生
  2. 组织内部有无明确的规章制度,清晰各级管理职责的实施细则和道德准则,有效预防不道德管理行为的产生
  3. 上级管理行为的示范作用,下级会关注上级的管理行为,摸清那些管理行为是是上级可以接受的
  4. 绩效评估考核体系会起到指挥棒的作用,如果奖惩机制重于成果,并且指标又高,则会迫于压力,不择手段追求指标,会引发不道德行为

组织文化

诚信做事,包容失败的组织文化会减少和预防不道德的管理行为

没有诚信,包容的组织文化会是不道德管理行为产生的温床

问题强度

道德问题会直接影响管理者的决策

问题强度是指问题如果采取不道德的处理行为可能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

第四节 改善企业道德行为的途径

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

如果仅仅通过“短期挑选”,为控制手段,是很难将道德有问题的人制止于门槛之外的,重要的是对试用者进行长期的观察和判断,从而得出其道德和内心世界

建立道德守则和决策规则

道德守则是表明组织的基本价值和对成员或员工的职业道德规范或游戏规则的正式文件和规定

道德守则的特点:

  1. 具体和易于理解
  2. 规定内容自由度高

麦道公司的员工道德守则

作为决策规则的12个问题

在道德方面领导员工

在道德方面的领导作用做的比说的更重要:

  1. 高层管理者的一言一行往往是下属或员工的表率,当高层管理者将公司的资源用于对自身有利的,而对公司无力的,比如公款吃喝,调用下属干自己的私事,等等,在一定情况下,是向员工暗示,这些行为是被默许的
  2. 高层管理者通过奖惩机制影响员工的道德行为,当管理者在发现错误的行为事件时,不仅要惩罚当事人,而且更要将其实时公布于众,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

设定工作目标

员工应该有明确和现实的目标

明确和现实的目标可以减少员工的迷茫和不道德行为,能激励他们而不是惩罚他们

对员工进行道德教育

反对者,个人价值体系是在成年之前就已建立的,而成年之后的道德教育则是徒劳无功,边际效用递减

支持者,个人价值体系的建立可以在成年之后,进行建设并且有一些证据(如下)

  • 向员工来讲授解决道德问题的案例,从而潜移默化的改变其行为
  • 可以提高个人的道德发展阶段和层次
  • 道德教育可以增强员工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见解

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

对管理者进行评价中,不仅要考虑决策带来的经济后果,还有是道德后果

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

审计可以分类:

  • 例行审计,指审计机构按照常规进行的一种经常性的例行审计
  • 随机审计,指审计机构按照随机的形式,事前不给与通知进行的一种随机审计

有效的道德计划应该同时运用两种形式的审计,相辅相成,相互互补

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正式的保护机制可以给面临道德困境的员工,提供担保,使其不用担心斥责和报复而自主行事

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与现代社会

现代社会基础组织形式:

  • 政府
  • 企业
  • 非营利组织
  • 家庭

社会经济学的观点,认为企业不仅仅是对股东负责的独立实体,而且也是具有对社会负责的天职,不仅仅只是创造利润,更要保护维持和震惊社会福利的发展

企业从社会得到的权利与依法克尽的义务之间并不平衡

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往往小于员工所为企业创造的劳动价值

企业每年缴纳的税收和付出的费用并不少,但与其利润而放任不管的排污所造成的社会长期环境危害相比,只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企业应该担负起更宽的企业责任,来回报社会,为企业付出的代价和机遇的机会

如果企业只定位于“经济实体”,而忽视和消解其“伦理实体”和“社会公器”的本质,企业将会由“经济细胞”沦为“经济动物”,使其丧失其责任意识和责任的能力,甚至造成大量社会公害,等非法行为和不道德行为的突出表现

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关于价值的一定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系统观点,是评价人或组织行为善恶的标准和原则

企业价值观主要表现在全体成员对本企业“应当是什么”和“应当做什么”的高度认同

以历史为时间轴,来观察企业价值观的发展阶段

  • 工业化初期,企业处于资本原始积累阶段,企业价值观是追求股东利润最大化,剥削工人的行为
  • 工业化中期,资本原始积累已基本完成,工人为了争取自身权益的群众运动风起云涌,企业逐步采取科学管理方法
  • 工业化后期,大量中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主体,产品的买方市场大量出现,竞争日益加剧,把企业价值观提升到追求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最大化
  • 后工业化时期,企业界的人士,认识到企业不再是单纯追求财富的增长,应当考虑保护和增进社会福利

中国已经认识到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追求GDP增长,不是善举而是灾难和罪恶,青山绿水才是金山银山

衡量企业价值观发展阶段的最好标志,是企业对待社会责任的态度

企业价值观越向高级阶段发展,就越重视企业的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

  1. 办好企业,把企业做强、做大、做久,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不断推陈出新,来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使得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更丰富
  2. 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行为应符号道德规范
  3. 社区福利投资,对企业所在社区或其他特定社区的建设进行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福利投资
  4. 社会慈善事业,企业应当根据自身优势适当定位,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尽应尽的社会责任,对突发性社会灾难事件,争取第一时间做出反应
  5. 自觉保护自然环境,主动节约能源和其他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减少企业活动对生态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