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研究生教育的历史考察

当帝国主义列强用船舰利炮轰开晚清政府的国门后,腐朽没落自大自傲的晚清政府一步步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的提线木偶,签署了一些丧权辱国的条约后,中国也沦为了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往往在此关乎民族存亡之际,以魏源、康有为、梁启超等等爱国人士,纷纷提出了向西方学习,寻求教育救国的道路,在这个背景下1901年起,开始实行 “清末新政”,有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废除科举考试制度,设立学堂,提倡出国留学,新式学校的大量涌现,在客观上需要一个统一的学制来协调和管理,随后晚清政府相继颁布了《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这两个学制首次出现了建立在大学本科教育基础上的研究生教育,拉开了我国学制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的历史篇章

历史背景

随着工商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企业的成长迫切需要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也因为“需才孔亟”催生了对研究生教育的探索,而中国旧的教育体制是一套专业用于培养和选拔官僚和士绅的教育制度,满足不了当时的工商业和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主要是专业不对口,实则是社会需求结构的改变,而这一时期兴办大学堂,以振兴工商业,成为有志之士的追求

先进的有志之士无一例外都认为,中国的落后源自于教育,要强国必先强教育,他们主张向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日本和美国学习当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理念,来改革清末腐朽落后封建的教育体制,而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进行”戊戌变法”运动(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 百日维新维新变法),是一场短暂的政治改革运动,但促进了当时思想的解放,得到了当时在朝皇帝的支持和主导,但尽管变法最后以失败告终,但当时在他们的教育思想中就有了发展研究生教育的主张,在1902年,流亡国外的康有为发表了《大同书》和梁启超发表了《教育政策私议》,都为清末研究生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与教会高等教育的刺激和挑战相伴随的,那什么是教会高等教育呢,指的是在华外国传教士借助于不平等条约的保护,在中国创办的不受中国政府管辖、以用来宣传宗教教义和西方文化为内容、以培养传教士以及帝国主义在华代表为目的的高等教育机构,清末共有10多所教会大学,而有7所教会大学陆续通过向国外政府注册立案的方式,取得了与国外大学同等的学位授予权,该大学的学生可获得由外国大学颁发或经由他们认可的学位证书,并可免试直接升入国外接受注册的大学攻读研究生的课程

教会大学以特有的西方教育的管理、资助、制度、课程以及学校气氛,成为西方学位制度传入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桥梁,虽然当时的教会大学仍有不少不够成熟和不完善之处,但为当时的中国的新教育提供了不可或缺的重要蓝本,在实践层为日后学位制度及研究生教育在中国的建立和发展起到了示范作用,促进了中国近代研究生教育的起步和发展

学校名称建校时间、地点学校现名当时向国外政府立案注册情况
汇文大学1885年,北京与 华北协和大学 合并,为 燕京大学1890年获纽约州政府特许奖,取得学位授予权
岭南大学1904年,广州岭南大学1893年向美国纽约大学董事部立案
东吴大学1901年,上海、苏州东吴大学 ,现在台湾1902年在德克萨斯州州政府注册立案
圣约翰大学1906年,上海现已被拆分190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注册立案
文华大学1871年,武昌与一些高校合并,为 华中师范大学1909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注册立案
金陵大学1910年,南京南京大学1911年在纽约州教育局和纽约州立大学注册方案
震旦大学1903年,上海复旦大学1908年开始设置学位课程,1911年获学位授予权

主要内容

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晚清政府,执行了所谓的”新政”和”新教育”,在1902年公布由管学大臣张百熙拟定的《壬寅学制》,该学制纵的方向分为三段七级,其中第三段为高等教育,包括高等学堂大学预科、大学堂和建立在大学堂之上的具有研究院性质的大学院,但《壬寅学制》公布后却未实施,但具有研究院性质的大学院的出现是我国教育史上有开创性意义,在1904年由由张百熙、张之洞、荣庆三人重新拟定的一系列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与上面的《壬寅学制》的不同点是,它是公布并执行的比较完整的学制体系,将“大学院”改为“通儒院”,大学堂内大学院的修业年限不定 ,而通儒院的修业年限规定为五年毕业,但相同的都属研究院性质,通儒院研究各科学精深义蕴,以备着书制器之所。通儒院生但在斋舍研究,随时请业请益,无讲堂功课,这也就表明研究生是在导师指导下以自主研究为主的培养模式

通儒院的生源主要来自于大学堂毕业考试成绩中等以上 (含中等)并愿意继续深造的学生,政府给予通儒院毕业生的奖励要优于给予大学堂及其以下级别学堂的毕业奖励,而且可以破格任用,而在1912年10月24日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的《大学令》中所规定的,给予合格毕业的研究生授以学位

由于主客观条件的欠缺,研究生教育只在于形式上的特征,从西方移植来的研究生教育理论,无论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学生来源等方面来看,都带有很强的封建色彩,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具有社会异质性,在教育宗旨和培养方面,其教育制度建立的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1904年1月,张百熙、张之洞在《重订学堂章程折》中明确指出教育宗旨:“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 ,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 ,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 ,而后以西学渝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而在1906年4月 ,清政府颁布,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同时成为清末大学教育的指导方针,可见其教育宗旨带有很强的封建色彩,清末的”新政”中,新式学堂和科举制并存,因为学堂的攻读的年限和课时是固定的,而科举制则不是,而且考上则收益颇丰,人们争相竞争,而人们不肯入学堂,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攻读论语,研究经书,练习八股文,在1905年,正式废除科举制,但这并不意味着消除了持续久远根深蒂固的”读书做官”的思想,对清末教育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清末政府兴办研究生教育根本主要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服务的,由于害怕青年学生接受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民主自由平等思想,清政府采取了,比如,张之洞倡西学,但抑西政,认为民权之说 ,无一益而有百害。通儒院对学生是严加管束,强调学生只应埋头读书,不得干预外事,而在《奏定学堂章程》中缺少哲学一科,之所以废哲学科,是因为 “哲学为有害之学也”,惟恐西方的自然主义和自由革命学说传人国内,可能撼动清政府的统治

在1902年11月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是真正意义上的由中央政府颁布的第一个从幼儿园到大学的系统的学制章程,也标识着中国的学校才有可资遵循的统一标准,课程以中西并重,分科学习,循级而升,中国教育走上了体系化的轨道,清末研究生教育的探索也为辛亥革命后的近代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清末的研究生教育制度尚处于草创阶段,但也是中国的知识精英、封疆官吏乃至清廷励志图新的结果

改革开放以来的研究生教育

1982年我国研究生的招生数量仅仅只有1.1万人,而在校研究生只有2.6万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人数不足0.6万人,在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实施后,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得到了明显的增长,该阶段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接连引发了一系列基础问题:基础资源如导师数量不足,教学设备不充分,生活条件差,科研经费不足,培养经费不足等等问题是严重跟不上研究生规模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个别培养单位片面追求发展数量,不谈质量,更有甚者出现了部分学科招生计划与社会需求结构脱节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国家教育委员会在”七五”期间,对研究生教育以”提高质量,稳步发展”为指导方针,促使着1986年到1991年,研究生规模的一年年的下降,但短暂的下降抵挡不了国家发展的需要,随着1992年,我国开始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发展迅速,新的版本开始了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也随之进入新的阶段,为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随着本科生的扩招,研究生也顺理成章的得到了规模的进一步发展,在校研究生规模占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的比例依然很低(PS:考研、考公和就业成了现在大学生要面临的三大现实主要摆在眼前的问题,国际经济有下降的趋势,物价肉眼可见的比以往涨的都快{2022年},导致大学生找好的工作的难度增大,大多数人选择考研和考公,导致就业、考公和考研,三大市场的难度空前的大)

研究生教育规模扩大的基本原因

国家经济实力迅速增强,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3624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159878亿元,增长约44倍,也从世界排名1978年的第10位到2004年的第6位,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发展,一方面取决于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国民经济发展水平也是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的根本动因,1999年以前,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调整,出现跳跃式的发展路线,而在1999年以后,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增长和国民经济具有相似的发展趋势,也表示着进入了高速增长时期

政府政策驱动,20世纪80年代,为了解决教育、科技领域中出现的”人才断层”这个严峻问题,政府政策的重点是培养学术型研究生,故扶持重点学科和研究生院等研究生培养基地的建设,1996年3月,八届人大四次会议正式批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为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1999年以来,在政府“深化改革,积极发展;分类指导,加强建设;注重创新,提高质量”的基本方针的指导下,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加大,1999年以来,我国科技经费投入出现快速增长势头,中央财政对科技活动的资金扶持力度继续加大,企业技术开发特别是新产品开发投入增长较快,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提高‚总体上保证了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于此同时,政府通过“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211工程”、“985工程”等一系列重点项目及专项工程建设,持续投入了大量资金,使得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科学研究活动相对集中,截至2002年,“211工程”学校在校硕士生、博士生占全国的比例已分别达到69.1%和86.0%;科研经费、仪器设备值约占全国高校的70.1%和38.7%;覆盖了全国100.0%的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83.6%的国家重点学科,“211工程”学校成为培养研究生的主导力量,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办学经费呈现大幅增长的势头,办学和科研的整体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开展前沿领域科学研究和解决经济建设重大问 题的能力显著增强,为研究生教育规模的继续扩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高等教育大众化,1999年以后,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转向大众化阶段发展,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也从1999年的9%增长到2004年的19%以上,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推动了我国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的上移,在研究生录取比例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必然要增长

研究生培养能力迅速提升,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促使研究生导师队伍规模迅速扩大,整体水平不断提高,基本保证了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期,研究生导师整体规模较小,在1992年,全国仅有硕士生 导师4.4万人,博士生导师5033人。而到2003年,全国硕士生导师已有10.0万人,博士生导师2.9万人,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整体规模迅速增长,2003年硕士生导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35.4%,博士生导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为59.0%,分别比1990年增长了26.7%和23.9%,也反映出我国国内培养的一批高层次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中坚力量

研究生教育理念的变迁

世界现代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发轫于19世纪初的德国柏林大学,就当时时任于教育厅厅长的洪堡,他倡导”学术自由”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育理念,主张通过研究所和实验室为其提供保证,也就是所谓的洪堡教育理念 ,由此间接促使着柏林大学的创办,教学中其采用讲座制和研讨式的教学,并其创办的研究所和实验室也作为现代意义上的研究生教育的最初组织形式,所以洪堡教育理念也就成为世界现代研究生教育理念的最初形式

伴随着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围绕着价值自由和工具价值的研究生教育核心概念产生了根本的分歧愈演愈烈,20世纪以来,整个西方高等教育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认识论哲学和政治论哲学的斗争史,以崇尚学术自由、排斥工具价值著称的研究生教育在社会各方面力量的作用下,不得不作出一定的让步,研究生教育的学术自由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被工具价值所压倒,使得人们对研究生教育的合法性基础产生了质疑

研究生教育长期以来作为精英教育的存在是毋庸置疑的,但现如今各国的高等教育日益向大众化发展,将专科、本科乃至更高层次的高等教育卷入到大众化的过程中,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的转变,带来的不仅仅是纯粹的数量上的扩张,更重要的是理念的变化、模式的创新,研究生教育的大众化将要求相应的大众化研究生教育理念的产生

在德国洪堡理念的最初形态下,逐渐发展多样化的新形式展现出,个别国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生教育理念在日益国际化,而多数国家在研究生教育多样化过程中又不得不追求本土化,完全接受国际化或本土化都是不明智的,如今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在经济全球化为背景的前提下展开的,作为社会发展火车头的高等教育尤其是研究生教育,其国际化已不单纯是教育的国际化,不是纯粹的学术和科研的国际化,譬如亚洲很多国家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往往要建立在对话语言的国际化上,也就是本国在国际上话语权的强弱,而这似乎与学术和科研的国际化不应该存在必然的联系,所以问题远远没有这么简单,不能把国际化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师生的跨国流动、教育资源的共同分享上面。真正理解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应该建立在对本土化充分认识的基础之上

历史表明,世界范围内最大的学术中心总是存在着地域性的转移,可以说在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潮流中处于领导地位的往往就是那些具有优势的地域和民族国家,而这些地域和国家却又往往并没有主动地迎接国际化,对他们而言,国际化更多的是别国主动接受他们的东西,研究生教育国际化问题又演变为如何应对处于优势的研究生教育国家的国际化潮流

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理念选择

存在有些相对普适性的研究生教育理念,它超越了地理界限,也打破了单向的国际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与各个国家的本土化契合得很完美。在这个意义上,就有必要运用理性对当前多样化理念进行整合,抽象出具有相对普适性的研究生教育理念,这不仅有利于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推进,对民族国家研究生教育的自觉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

1.研究生教育结构的多样化理念突破国界限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普遍性意义

结构多样化理念主要是指研究生教育形式结构、层次结构、学位结构、模式结构等等趋于多样化。纵观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史,研究生教育愈是进步的国家,其研究生教育结构愈是走向多样化,多样化本身就具有开拓性,预示着研究生教育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也只有在创新中研究生教育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活力,也只有打破研究生教育结构性桎梏才会有更深层次的创新

2.研究生教育公平理念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日益得到肯定

研究生教育从以前的精英教育逐渐走向大众化教育模式,人们对其教育的公平日益得到了肯定,无论研究生在招生规模和招生范围上都一步步的扩张,尽可能的满足人们对高层次教育的需求

3.注重科研的研究生教育理念在研究生教育单位中依然具有世界性意义

“有效的研究生教育系统是由成千个实验室和讨论班的小世界构成的,对于这些小世界,像行会和学徒制这种描述性的术语仍然是适合的”,同时由于根深蒂固的科研活动和有关训练从本科生领域溜走,它们将在研究生教育中找到它们现代的家园

4.学术自由和工具价值的矛盾并存在各国研究生教育中都具有现实性和必要性

追求学术自由一直是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价值追求,而学术自由在一定程度上也被工具价值所拒斥,对工具价值的彻底否定也是理想主义而不可能付诸实现的,市场取向和学术取向对于研究生教育质量观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应该彼此协调和整合,达到一种微妙的平衡

5.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是当今世界研究生教育的共同追求

研究生教育的专业教育性质明显,这种专业教育的过于强化在很大程度上对研究生教育中科学与人文的分裂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实行通识教育,从教育理念上来说,也就是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6.研究生教育评估理念趋于双重化,即本土的国家评估与统一的国际评估并存

开放的高等教育体系,打破保守和封闭的屏障,进入国际研究生教育市场,有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教育质量,要接受统一的国际性质量评价标准,只有如此,才能真正促进民族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但也必须有独立的国家评估标准,没有独立的国家评估标准,极其容易导致本国的研究生教育陷人国际化的漩涡之中,不利于研究生教育的本土化,所以要将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和本土化协调发展

对本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分析及思考

如前文所示,我国在研究生教育之初,是借鉴于外国的课程体系和模式,但也随着本国研究生教育的一步步发展,也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应本国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体系

由于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多是按一级学科授权,二级学科招生和制定培养计划,三级学科确定研究方向,就其整体上的课程设置而言,基本上没有打破上图的板块组合式体系框架,在研究生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结构上,文科研究生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理科研究生开设自然辩证法课程,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则是文理科研究生都开设的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引导和帮助研究生树立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本国研究生教育的学位课程,是以二级学科为基础的,不仅学习基础课程在设置上体现出二级学科的要求和特色,而且拓宽基础知识的交叉性、边缘性和跨学科综合性选修课程,基本上是以跨二级学科来设置的,专业研究方向 也主要是以二级学科为基础来确定的

为了拓宽研究生的视野、促进研究生主动关心和了解学科的进展,应当开设学术讲座和学术讨论性质的课程,让研究生了解该学科值得大家关注的问题和思考,而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从体系上看应该具有层次的清晰性,体现出不同的要求和特色

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上一些问题

1.以二级学科设置学位点,并以此设置课程,培养研究生,这会导致研究生对知识结构的过于专门化和必需的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较差,也就是通识教育不足,现在各学校在寻找解决的方案,但目前,各一级学科这类课程的设置和建设,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

2.研究生的公共基础课程、部分专业基础课程,甚至专业课程,存在着与本科生课程在内容上的重复,导致研究生教育的部分课程的高深层级性只是体现在对本科生课程内容在横向层面上作平面式的扩展上,没有凸显研究生教育在课程内容上的要求和特色,这导致了没有体现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课程之间的档次

3.部分课程内容较为陈旧,研究性、前沿性不够,也是急需改革的现实性问题,尤其是一些专业学科领域的热点、 重点和尚存争议性的问题,边缘学科和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等,都很少能够及时地反映到研究生教育的课程内容中,对最新的学术变化,没有体现在课程上,导致信息传递不集中,忽视了教材之于课程内容的时效性、研究性和前沿性

4.研究生选修课程的开设,目的是供研究生进一步拓宽专业基础理论、扩大知识面及培养相应的能力,但往往实际上,课程设置基本上只是为了研究生能获得学分的工具,还有而学术讲座和学术讨论性质课程的开设,不仅组织管理不规范,而且质量差、数量少,导致研究生思维视野不够宽广,缺乏必要的研究意识、专业前沿的问题意识,直接影响了研究生研究方向的确立及论文的选题,也影响了科研成果

我国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四个基本方面

1.研究生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以课程为中介来实现的,但往往实际上,人们把课程作为达成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操作,所以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与其课程内容的选择、设置及体系构建有着直接不可忽视的关系,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知识和高科技的创新的需求的不断增大,要求着我国研究生教育在培养目标的定位上,不仅仅在于要重视人才的培养,还要重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培养,这也是合理课程体系的基本保障

2.研究生的年龄结构较于本科生来讲,具有很大的跨度,研究生的身心相对于成熟,大多数具有稳定的个性特征、强的思维能力和专业的思维意识、创造能力,为研究生从事研究活动提供保障,已经有一定工作经历的或在职研究生,有着很好的实践应用能力,同时也为研究活动和知识的学习,提供了研究定向性的保证

3.本科教育阶段,主要是教学为中心,研究者处于周边化或边缘化的特点,而研究生教学的目标指向不同,虽然也进行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教育,同时还进行跨学科,非专业知识领域的教学,其目标指向性主要是凸显专业领域的研究或为专业领域的研究提供知识背景和方法论,研究生教育,在教学和研究的关系处理上,是以研究来组织教学的,以学术性的研究为取向、灵活的、弹性化的组织教学活动,是以教学为基本依托,通过教学提出具有研究性的、探索性的或未确定性的课题,甚至是一些尚存争议性的问题,激励研究生独立思考和质疑,让研究生在思考和质疑的过程中提 出问题,培育和形成研究生质疑或发现问题的意识及科学的批判精神,训练并提高研究生的分析和综合的研究能力,既要凸现内容的学术性和研究的指向性要求,又要凸现研究生研究的个性化特点

4.导师了解研究生教育的实质和关注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也清楚研究生个体的专业基础,研究的兴趣、思维视野和能力,导师更能把握本学科专业的前沿问题,可以依据每个研究生个体的研究能力和优势所在,来为其设置个性化特色优势的课程

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性框架的四个方面

1.重视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体系上的相对完整性,在学习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性知识的基础课程之于研究生的学术性或研究性的发展必不可少,专业课程具有为研究生提供使其研究进一步深化的学术引领功能,研究生的研究,也需要跨学科,跨领域,非专业知识作为其研究的必备的知识背景,以扩展研究生的思维视野,这就要求现在的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必须关注交叉性、边缘性学科课程及跨学科的综合化课程的设置问题,即使是有一定工作经历的或在职研究生,不仅英语、计算机等工具类课程以及材料收集、数量分析、定性研究、历史研究和质的研究等方法论课程是必须的,而且探索性、深化研究性的课程也是必须的,这往往对于研究生研究的定向和论文的选题,有着直接和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有着体系的相对完整性要求,应统整好各类板块课程组合

2.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前沿性,首先体现在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的热点、难点、重点以及尚存争议性的问题和研究发展的新动向,再体现在研究来组织教学的研究生课程的原则性理念上来分析,必须要凸显出其课程的研究性、探索性,研究生的研究,不能仅仅将思维的视野局限于自己本专业的前沿问题,也要研究交叉性、边缘性以及跨学科的最新动态和趋势,这也是必备魂技,比如,我是学土木的,最近得知稚晖君合作制作出来了一个瀚文键盘,重新定义了客制化键盘市场,这对于研究生的研究定向和论文的选题,有着关键的引领意义和价值

3.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体系的层次性,层次性分为三级,1.课程内容知识的纵向衔接和递进,2.课程在高深层级上的逐步深化和专业化,3.课程在智力运用的宽度和深度层面对研究性要求的逐步强化,研究生教育课程达到了这三级,以使研究生的研究意识、研究的思维视野和研究能力得以逐步提升

4.个性化是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构成的主体,因为这可以养成研究生具有独立思考,研究视野,以获得独创的研究成果,但这要求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依据研究生不同的知识基础结构和研究定向,来设置弹性化的课程,使其研究生的个性化得以展现出出来,具体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上分为三类,1.按照不同的研究定向来组织不同的课程,2.同一门课程,可以按照对研究生的不同要求,对其所学有所侧重,3.按研究生不同的兴趣特长和研究定向,开设学术性讲座、讨论或研讨等不同性质的课程方式,对于研究生教育的个性化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以硕士研究生教育为主转变为注重博士研究生教育,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研究生教育逐渐调整了发展的战略方向,而开始重点发展博士生教育,从博士生教育规模发展的绝对数量看,经过20余年的发展,我国逐渐缩小了与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之间的差距,2003年搜过在校博士生约为16.6万人,仅次于当时的美国和德国,但未来我国博士学位授予规模将与那时的德国基本持平,甚至有可能赶上或超过那时的美国,成为世界第一或第二位的研究生教育大国

以普通高等学校为主体,多系统培养研究生,从研究生培养单位的类型来看,我国形成了以普通高等学校为主体,科研机构、军队院校和党校在内的四大研究生培养系统,而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教育规模增长的数量和速度,均远高于科研机构、军队院校和党校,这表明了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增长主要集中于普通高等院校,从1999年的8.6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26.6万人增长了大约2倍

拓展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空间,多渠道、多类型培养研究生,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发展,高层次人才短期现象日益突出,为了解决这一教育发展问题,我国逐步建立以计划内招收攻读学位研究生为主,以研究生毕业具有同等学力申请学位为补充,学术型学位和专业学位共同发展的多渠道、多类型的研究生教育体系,从同等学力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情况来看,从1985年我国开始允许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博士学位,以2003年为例,全国有权开展同等学力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的单位共计71个,其中高等学校65个,科研机构2个,军队系统4个,而有权开展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的单位共计420个,其中高等学校360个,科研机构19个,军队系统40个,党校系统1个,表示着我国也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同等学力研究生培养体系

科教融合背景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硕士研究生作为国家高素质、高能力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对于促进国家现代化社会经济的发展、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发挥着积极作用

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科教分离与对立问题严峻,大部分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存在重视科研活动,忽视教学活动的现象,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学校之间的社会竞争压力持续攀升,高校在学校制度上偏向科研活动的开展,而在社会上也同样存在着以高校发表的优秀论文的数量的多少,和教授所带的研究生人数等等方面来评价高校的办学水平的现象存在,忽视专业教学内容、方式和效果,会导致各大高校间形成了以科研为主的价值导向,普遍降低了教学质量

对高校实施科教融合的宏观管理需进一步完善,高校的科教融合办学理念与各专业学科的设置与培养计划中并未有所体现,致使科教融合的优势作用发挥不充分,而且在对科研活动与教学活动关系的处理上存在急功近利的现象,受功利化利益的驱使往往导致研究生的培养教学中以科研为导向,进而造成了科研与教学关系失衡的局面

保障模式实施的有效途径

政府不断出台科教融合实施的相关政策,针对高校实施科教融合的相关政策中需要包含科教融合实施的监督管理以及评价 制度等内容,使高校在实施科教融合的过程中做到有制度可循。相关政策的制定需要工作人员对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型以及教学型大学的比例进行科学规划,依据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结合不同类型大学的基本特点,严格制定与审核高校的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计划

进一步完善科教融合理念的相关制度,明确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并将科研活动与教学活动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依据各专业学科的基本特点,合理分配教学与科研工作,实现科研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科教融合实施监督评价体系,实现科教融合实施的动态化监督与管理,合理制定奖励评价机制,对教师科研教学水平、科教融合的实施的效果等进行全面评价

提高教师科教融合实施的能力,在针对教师教学方面的培训工作上,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能力以及教学内容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计划,并实现教室内容、方式与组织形式的创新,进而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推进科教融合的有效实施

新时代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需要德才兼备的高水平创新人才

《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指出:“研究生教育肩负着高水平人才培养和创新创造的重要使命,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研究生教育要正视目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坚持以立德树人、服务需求、提高质量、追求卓越为主线,持续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以培养德才兼备的创新型研究生人才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培养机制的现状

招生选拔机制

目前,我国研究生招生录取主要以统考为主,辅之以推荐免试的方式。随着研究生报考人数激增,而高校扩招规模相对较小,出于高校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目的,在招生中普遍看重考生的科研创新潜力,高校一般认为考生的知识储备和科研经历是判断考生是否具有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推荐免试也是研究生招生选拔模式之一,推免生更受高校与研究生导师的欢迎,绝大多数高校认为推免生的理论基础更扎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更强,简称斗宗强者,魂力压制,降维打击

导师负责制

我国研究生培养普遍采用导师负责制,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以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为主,一个导师指导多个研究生,指导方式则因人而异。由于导师的时间、精力、科研课题、经费等有限,师生比的高低也会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有的导师,收学生不教的,简称“放养教学”,除此之外,各高校正在实行的“双导师”制中,校外导师主要来自企业、机构和一些机关单位等,负责指导研究生的校外实践为主,为研究生提供研究课题,使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让学术研究成果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课程教学体系

在课程结构方面,研究生培养课程中设置的学分一般在35分左右,其中包括公共必修课、选修课以及实践课等。 除了公共必修课外,研究生的绝大部分课程主要是与专业方向高度相关的专业课程为主,在教学体系方面,我国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主要还是以知识传授为主,教师是主要讲授人。在教学内容上,传授的主要是确定性和预设性的内容,内容更新较少,重视既定知识的逻辑推理,轻知识的实际运用与转化

学术评价机制

在课程学习考核评价方面,考核方式主要是通过考试和考察两种方式,评价主体主要是任课老师,考核成绩由平时表现和最终的考试成绩共同决定。在科研能力评价方面,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是评价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其中,学位论文的质量尤为重要,而对于学位论文的考核及评价,高校普遍设置了重复率检测和盲 评制以及论文答辩等考核环节,最终由答辩委员会评定成绩,所以很重要

实践培养环节

在社会实践培养方面,校企合作是主要形式,许多高校都加大了对研究生校内科研实践平台的建设,如实验室。同时,与校外的企业或科研机构联合建设培养基地,研究生完成基础理论学习后,可直接进入校外培养基地开展实践,而在科研实践方面,研究生主要是通过参与导师的课题来进行科研实践,因而导师课题的数量和层次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不言而喻。此外,学术论坛、创新创业大赛等也是研究生锻炼自身科研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

奖惩机制

目前,研究生国家、学校、企业奖助制度是研究生获得奖助金的主要途径,除此之外,导师的资助,也是研究生奖助体系的重要部分,也就是研究生在参与导师课题研究的情况下,从中获得导师课题经费的资助。另外,为了确保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分流或淘汰也是必要的,不应该只有奖励也应该有惩罚机制,近年来,为了着力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高校在加大研究生创新方面奖励力度的同时,不少高校在缺乏创新能力的研究生或不适合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加大了淘汰力度

培养面临的问题

研究生招生机制单一

目前我国研究生招生过程依然以全国统一考试为主,选拔模式过于僵化,以分数论成败,往往一些具有创新个性而记忆能力稍弱的考生被拒之门外,相反一些记忆能力较好, 创新能力偏弱的考生被大量揽进校门,无疑以考试论成败的这种招生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大打折扣,但这种方式的招生是效率最高的,和考验考生的专业水平和智力的很有效的测评机制

课堂教学体系建设目标不明确

许多高校课程设置目标不明确,课程体系混乱,更新周期慢,课程体系建设置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所需的基础知识,另外,许多高校的课堂教学模式依然是传统的讲授模式,学生课堂参与度低,在课堂上难以激发研究生的思考,影响研究生创新思维的锻炼

导师负责制存在局限性

导师的时间、精力、科研课题等是有限的,师生比过高容易造成对学生的指导不足,甚至出现“放养”的现象,平均提供给每个研究生科研锻炼的机会也会相对有限,阻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另外,导师队伍年龄结构偏大,知识水平陈旧,学术前沿性不足,导师学历素质参差不齐,也是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原因,不教学生的导师,不如不要

研究生评价和激励机制不合理

目前高校对研究生的评价主要是通过研究生的综合测评来体现,综合测评主要包括研究生的基础课程成绩,论文发表情况,以及思想道德分等,目前,奖学金制度设置的主要问题是普及率较低,学业奖学金一般是前30%~40%的研究生能获得,而且是一年一评,研究生为了争取奖学金,做科研学术时经常会出现急功近利的现象,追求学术论文数量,忽视质量,影响创新能力的提高,也就是现在的“灌水论文”,人人行之

传统创新能力培养忽视对人才的价值引领与塑造

当前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多把重点放在学术论文和课题研究等智力因素方面,这一方面的培养效果可以通过学术论文、科研竞赛等成果显示,呈现效果较为显性直观,相比之下,创新能力所依托的价值引领和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呈现效果较为隐性,需要长期培养渗透才能够体现出来,甚至还有可能不体现出来,在各类考核中难以量化,缺乏正确的价值引领,难以为创新型研究生培养提供 持久动力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影响研究生整体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需要引起教育者的广泛关注

单一的培养主体难以满足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

在研究生培养中,导师队伍建设是影响其创新能力提升及整体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和根本保障,而在现实中,研究生培养多是采用单导师制,研究生的科研实践主要依赖于导师的课题,但单一导师的课题必定有限且研究内容较为单一,而随着交叉学科的发展需求,创新型学术成果的产生更加依赖多学科的交叉知识基础和不同学科团队间的协作,单导师制不利于研究生接触交叉学术领域,创造创新科技成果,限制了其科研 能力的提升。此外,目前研究生培养中重科研轻德育现象的存在与我们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存在差距,难以满足研究生越来越多元化的成长发展需求

创新培养实践平台资源整合不足,难以满足创新人才科研实践的需求

目前各高校现有的创新实践平台主要依赖团队各自的实验室,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团队科研的需求,但存在实验设备更新跟不上前沿科技发展的状况,不利于研究生接触或创造最前沿的科技成果,越来越强调研究生的综合能力提升,而诸如研究生创新实践竞赛等创新实践项目培育、优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往往需要多学科基础和综合性、复合性实践平台,现有优质平台资源利用上存在“低效现象”,呈现出一定的分散性和局限性

解决问题的对策建议

建立以科研为导向的选拔机制

在研究生选拔中,加强校际合作,增加定向推免名额以及本校优秀本科生的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通过录取机制的多元化,选拔具有创新潜力、创新精神和能吃苦耐劳的研究生

完善导师培养机制

根据导师的时间精力、科研课题的数量和质量,严格控制师生比例。以科研课题为导向,而不是排资论辈分配研究生。另外,在双导师的运行机制过程中,首先要通过审核再聘请校外导师,一方面需要了解校外导师的个人道德品质以及个人素质能力,不能给学生带来风险,另一方面了解校外导师是否有时间精力指导学生,同时要定时对校外导师进行考核,对不尽责的导师进行解聘

重构课程教学体系

在教学体系方面,一是教学形式应多元化,改变传统 以老师为主讲人的方式,给予研究生进行主题演讲的机会,鼓励研究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发散性和批判性思维,避免课堂“灌输式”教学;二是高校除了进行集中授课外,通过讲座、专题研讨、教学实习、科研实践等途径丰富教学形式,提高研究生理论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以及知识转化能力

优化评价机制

关于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评价,应把社会实践、科研实践、专业实践三个方面纳入评价体系中,其中,科研实践是重点,因而应 给予科研实践较大的权重,以此引导研究生重视科研实践,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健全激励机制

一方面加大奖助学金投入,提高研究生学业奖学金的覆盖率和“三助”岗位工资津贴,保障研究生的生活需要,同时,加强研究生精神激励,给予优秀的、具有较强科研创新能力的研究生经费进行访学或参加学术交流等,简称,就是撒币

严把选拔关、强化培育关

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充分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将思想教育贯穿课程教学的全过程,强化优质课程思政、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加强研究生课程思政的体系建设,注重学科前沿知识以及科学知识蕴含 的思想政治元素加工与总结,有目的、有意识地将科研背后的艰辛和时代要求融进课堂和科研训练中,启发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勇于攀登、勤于钻研、敢于质疑的科研精神和甘于奉献、顽强奋斗的爱国精神

构建协同化研究生创新指导团队

应该加强导师团队之间、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中分享学术知识,也要加强思想和观念交流,锻炼研究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科研攻关能力,同时加强团队合作和沟通意识,提升研究生整体创新的能力,除此之外,思政工作队伍也要加强与研究生专业导师的联动,主动融入研究生复试考核、项目申报、论文开题答辩等培养环节,设置符合研究生 群体特征、与专业课程相融合促进的党建活动、团学活动等

搭建创新能力培养实践平台

要整合优质创新实践平台资源,依托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科研训练实验室、哲学社科研究基地等打造校内综合创新实践基地;依托大学科技园、双创基地、校企联合实验室等,另外,要充分发挥已有实践平台的效用,强化研究生的系统科研训练,在实践教学、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中突出学术创新,充分发挥重大科研项目和重点科研平台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深化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

从导师的评价机制来看,可在聘任、职称晋升等环节加大对导师在思政育人效果、师德师风等方面的考核,在研究生评奖评优环节,加大对思想品德、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程度的考核,将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评价,在文化层面,要树立严谨的探索和自信精神,积极举办多层次的校园科研、学术交流活动,注重文化氛围的创新培育,以创新文化激发研究生积极向上、不断前行的热情

参考文献

岳爱武,邱新法 清末研究生教育的历史考察及其评析

郑浩 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研究(1902~1998)

赵军 研究生教育理念的梳理和整合——历史维度和全球视野的审视

谢安邦 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

李莹、陈学飞 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分析

孔凡功 科教融合背景下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陈李斌 新时代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路径构建研究

李嘉文 创新视野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改革研究

罗尧成 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